
Investing.com - 据美国银行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成为塑造美元的新力量,随着这项技术推动投资、扰乱就业并重塑生产力,它将同时带来支撑和风险。该银行表示,近期影响可能喜忧参半,但从长远来看,生产力提升可能会强化美元。
虽然美国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助长了"例外论"叙事,但美国银行策略师在周三的报告中指出,最近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股市反弹并未直接提振美元。在4月"解放日"抛售之后,人工智能股票大幅上涨,而美元则维持在区间波动。
由Alex Cohen领导的策略师写道:"假设性的人工智能股票抛售本身会对美元造成压力,这一点并不明显,"因为其他宏观力量占主导地位。不过,如果人工智能股票与美元重新建立正相关关系,全球投资者可能会提高对冲比率,使美元在股市下跌期间不再是自然对冲工具。
在宏观方面,美国银行表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美国资本支出繁荣"无疑对美元有支撑作用"。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在2025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分别为GDP增长贡献了约1.2和1.3个百分点,主要来自软件、硬件和数据中心。
这种增长,加上科技估值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支撑了消费支出和服务业通胀——这些因素帮助美元保持了比原本可能更强的表现。然而,策略师警告称,劳动力市场可能成为弱点来源。"低招聘、低解雇"动态的早期迹象,特别是在年轻工人中,表明公司对可能被自动化取代的职位招聘持谨慎态度。美国银行团队写道:"人工智能驱动裁员的更大确认显然对美元构成下行风险,"因为这可能会加速美联储降息。
从长远来看,美元的命运将取决于人工智能的通缩压力还是生产力提升占主导地位。通缩环境可能通过推低收益率而削弱美元,但如果人工智能最终提高效率和产出,策略师指出"更高的生产力与更强的美元相关联",并引用1995-2002年期间作为先例。
将当前的人工智能周期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代相比,报告强调了关键差异:今天的繁荣由盈利的科技公司驱动,而非初创企业,且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较小。尽管如此,美元在那个早期科技周期的上升和下跌阶段都有所走强。美国银行补充说,美元和科技股之间的传统负beta动态可能在平静的市场中持续存在,但在高波动性时期可能会逆转。
总体而言,虽然人工智能对货币的全面影响仍不确定,但策略师表示,"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本身应该对美元净利好,"即使自动化驱动的劳动力风险和潜在的通缩可能在短期内对货币构成压力。